International Dunhuang Project
IDP數據庫 檢索IDP數據庫
支持IDP
保護修復 : 關於 | 專業 | 項目 | 資源 | 鏈接

保護:專業領域

網頁上傳: 2/1/08 網頁更新: 24/2/2009

紙張保護

描圖紙修復 紙張修復 紙張修復 紙張修復 修復后的卷軸

紙是一種人造有機材料,由多種來源的纖維組成。傳統用於造紙的植物纖維包括棉花、大麻、亞麻,就亞洲而言,還包括竹子和桑樹。現代紙張傾向於由木漿制造而成,這導致產品質量普遍降低。

世人公認,早在公元前2或3世紀,中國人發明了紙。隨著造紙術通過絲綢之路向西傳播,和闐成為造紙中心,從8世紀開始,隨著中國造紙者來到撒馬爾罕(烏茲別克共和國城市),阿拉伯地區(哈裡發統治區域)也開始流傳造紙術,但是直到幾個世紀后,造紙術才由阿拉伯傳入歐洲。

東方絲綢之路的大量寫本是紙質文獻,紙張在中原或本地制造。相較於現代紙張,由傳統植物纖維制成的紙擁有更好的保存資本,它的存在時間更長,保存狀況更好。因此,出自該區域的許多紙質文獻目前狀況仍然很好。

紙墨分析

紙張分析是一個專業化的研究過程,目標是從紙質物體中採集歷史和物理証據。

從標准光學放大鏡到更為精確的技術,科學家和研究者有大量分析工具可供利用。這些工具可單獨或結合使用,從而以多種途徑確定紙張的性質。定性分析用於確定紙張或介質的物質組成﹔定量分析是為了測量每種成分的量。化學分析可用於測算紙的組成和PH值(酸度)等,而物理分析則可用於測定強度或顏色。紙張分析收集的內容經過結合並分析,可以給出與文物歷史、來源以及年代相關的大量信息。

IDP與大量研究人員和機構合作,以期促進絲綢之路文物的研究和理解。尤其是對紙張和織物纖維的分析已成為現實,目前正在進行中,匯集了來自各個國家()的歷史學家、科學家和研究者。該項目的報告和發現已經由IDP公布於通訊、專門出版物以及互聯網上。IDP正在創建圖文並茂的亞洲歷史紙張纖維數據庫。

紙張退化

旋風裝

有很多因素可以導致紙張或紙質物體的退化。時間是一切有機物最大的敵人﹔它的破壞作用有時可以通過保護和修復實踐得以變緩,但是幾乎不可能停止。環境因素在紙質物退化過程中也扮演了催化劑的角色﹔其中包括污染、高溫、濕度變動、光、昆虫或微生物傳染以及任何極端條件。退化還可能由於使用者的處理而加劇,或者由於過去保護處理的不良結果而加劇,——如果這些處理被証明不恰當,沒能經受住時間的考驗。

紙張保護是專業保護人員一系列行為的總和,目標是穩定退化、阻止進一步損壞。干預性保護是指實物修復,預防性保護則涉及物體所在環境的穩定以及物體被陳列和處理的方式。

紙質藏品最普遍的一些問題總結如下:

Or.2204片狀顏料細節 修復前的卷軸 摩尼教片段

IDP研究的中亞紙張遭受了上述大部分損害,雖然黃斑和虫噬的發生就中亞沙漠地區的干燥條件而言極為罕見。

處理

在防止文物衰退的嘗試過程中,保護和修復專業人員掌握有大量儀器和工具。每一個處理決定都必須綜合考慮大量因素,然后才能確定行動流程。這些因素包括文物的狀況、文物的目標用途和未來使用、歷史背景,以及針對敏感文物的諸多道德考慮。

工作人員處理文物時使用質量最好的材料,還要定期回顧處理技術,以便考慮吸收學科時下的最新發展。保護人員的技能通過參與培訓項目、實習、研討會和會議等得到不斷發展和提高。

紙質寫本

大量中亞紙質寫本在流傳過程中的某些階段已經獲得某種程度的修復保護。不幸的是,某些早期的實驗性處理,尤其是1970年之前開展的處理,已被証明對物體具有破壞性,它們加速了物體的退化。如果附加有襯套,使用的粘合劑往往交叉結合,破壞了紙張纖維,導致變色、扭曲、裂縫以及介質和支撐的遺失。一些物體的正面和背面都加了絲綢薄片襯底,這種處理方式的不利之處在於限制了紙張的彈性,此外,因年久而變脆的絲綢會嵌入紙張纖維。很多案例也証明,絲綢襯底的粘合劑是對物體造成更多損傷的因素。對中亞寫本的現代處理方式不包括添加襯套或鑲邊這類形式的支撐。

目前應用於這些文物的修復處理包括:

用於保護和修復紙質寫本的材料包括:

小麥澱粉漿糊的准備 紙張修復

案例研究:

Or.8210/S.766的保護和數字化

四件敦煌寫本紙張保護的視頻

書籍裝禎

開展修復保護工作時,保護人員必須考慮並且了解文物的原始版式。從卷軸裝和梵夾裝到手抄小冊的早期版本,來自東方絲綢之路的書籍版式眾多。此方面案例研究參見裝禎頁

織物保護

摩尼教織物頁

“織物”是機織物體和質地的總術語名稱,包括由各種技術制成的紗線交錯,例如針織、編織、圈結、花邊和編網。織物還包括氈制品原料和非紡織而成的材料,即利用不同機械程序、由纖維制成的織品。紡織業所用纖維從來源而言有天然和人造兩種。天然纖維包括棉花、羊毛、絲綢、亞麻和黃麻。從19世紀開始,用於紡織業的人造纖維大大發展,主要是聚合體,如再生纖維素、聚已內酰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它們已成為普通家用材料,商業名稱為人造絲、尼龍等。

紡織品和紙一樣,易受潮濕條件影響。但是中亞地區的沙漠條件為紡織品的保存提供了有利幫助,在敦煌和其它考古場所發現的許多紡織品均保存完好,僅有極少例外。對紡織品歷史學家而言,這些都是豐富的資源,因為它們展示了大量或簡單或復雜的織法和設計。這一點非常重要,有利於學者獲得有關材料、織法和顏料方面的信息。

要想全面了解來自敦煌和其它地方的紡織品保護情況,參見英國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V&A)的斯坦因·梅隆紡織品計劃(The Stein Mellon Textile Project)﹔要想了解其貯藏方案細節,參見“斯坦因借出藏品的貯藏”。

實物保護

出自新疆熱瓦克的中國“五銖”硬幣腐蝕在一起。

實物保護人員負責監管和維護收藏品中的三維物體。不同於保護行業其它領域內的專門化,實物保護人員要看護各種有機和無機材料制成的物體,例如石頭、金屬、玻璃和陶瓷,也包括植物、動物和合成材料。

中亞東部考古場所挖掘出的物品中有大量由灰泥、粘土、木材、植物纖維和金屬(包括鑄幣藏窖)制成的物體。

在實物保護范圍內開展的工作包括大量不同屬性物體的檢查和處理。有些物體可能仍然具備一定功能,例如家具,所以對這種類型文物的保護就需要採用靈活的手段來解決一般問題。同其它專項保護一樣,每件物體的檢查、攝像和文件記錄必須在進行任何處理之前完成,以便於對物體的狀況建立一個全面的記錄。

清潔是對物體採取的最為普遍的處理﹔表面灰塵可用軟刷或者特制的真空清潔器除去。物體表面頑固的污垢可以用棉簽或溶劑進行清潔,或者採用一定的步驟,在物體表面涂上一層多種化學制劑制成的膏狀物,幫助去除著色或污垢。實物保護涉及大量材料,因此不能使用統一標准的處理方法。有些處理方式比其它處理使用的頻率高得多﹔例如破損顏料層的鞏固或者斷裂或破碎物體的修補。

敦煌石室内部

壁畫保護

中亞東部許多考古場所都有壁畫,大部分存在於佛教石室中,例如敦煌、克孜爾、伯孜克裡克等。有些壁畫仍存原處,而另一些則被轉至世界各地的收藏機構。有關敦煌壁畫保護的更多細節參見美國蓋蒂文物保護研究所網頁。收藏於聖彼得堡艾米塔吉博物館的伯孜克裡克壁畫修復案例參見艾米塔吉博物館網站

數字修復

數字數據修復是IDP關注的重點。關於數字修復和外部鏈接的問題參見大英圖書館的數字修復網頁

保護和數字化

IDP力求實現兩個看似對立的目標,一方面要確保中亞藏品的長期保護,另一方面要拓寬它們的使用途徑。向外界提供原件是藏品保存最大的威脅之一,同時實現這兩個目標造成了藏品所有機構的兩難局面。為寫本制作復制品和縮微膠片,提供藏品照片以及出版圖錄,隻能部分解決問題。縮微膠片一般由機構留存,而且通常都隻有黑白顏色,因此隻能提供有限的使用途徑。復制出版,尤其是大件藏品的復制出版,費用相當昂貴,而且不切實際,再者也隻能提供有限的使用途徑。寬帶網絡的到來和高質量數字影像的制作技術改變了這一情形。IDP立即採用了這一具備多種優勢的方法。

因此,數字化為保護事業提供了幫助,因為它能減少對原件的處理,同時也是擴大藏品使用途徑的一種手段。但是與之相對,必須估量數字化所需操作和曝光可能對文物產生的不利影響。IDP對這些問題採取非常謹慎的態度。IDP對每一項內容進行了保護評估后才通過了數字化。數字化過程中的操作和曝光被設定在最小值,隻能使用冷光源。利用特殊設計的台面和支架對文物進行拍攝,以避免產生任何可能傷害文物的壓力。在必要的情況下,在對新類型的文物進行拍攝前,這些方法要經過重新評估和調整。IDP攝影師在處理文物方面都經過培訓,而且同保護人員和監護人員有著緊密互動與合作。

上述過程是最基本的遺產性物質數字化,雖然它使得數字化在短時間內代價昂貴,但是長期來看,它節約了成本,因為它避免了數字化后任何昂貴的保護處理,盡可能制作了最好的影像,從而降低了昂貴的再數字化的需要。

主頁 | 關於IDP | 收集品 | 教育 | 保護修復 | 技術 | 檔案 | 網站地圖 | 幫助